产品中心
产品中心
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,具体涉及保温材料领域,尤其涉及一种硅酸盐微孔保温板,也可称为硅酸盐半硬质微孔保温板或半硬质微孔保温板。
微孔硅酸钙是市场上常用的一种硬质保温材料,产品形状为硬质瓦块或板状。其主要优点是强度高,耐温高,保温隔热效果比较好,和岩棉、玻璃棉等纤维类保温材料相比较,无刺痒的纤维粉尘,环保性优于纤维类材料,常规使用的寿命长。
1.产品无韧性,硬而脆,容易破碎。有两种情况:一种是冷热循环气流冲击下会破碎。比如,做好微孔硅酸钙保温的设备或管道,在比较高的工作时候的温度(350-600℃)下,如果频繁停机、开机,如不控制温升、温降速度,微孔硅酸钙受到冷热气流的交替冲击变化,会产生破碎。第二种情况是,修东西的人踩踏微孔硅酸钙制品容易破碎。制品破碎后,保温性能下降。
2.微孔硅酸钙虽然没有刺痒的纤维粉尘,但其表面有泥土性粉尘,且极易掉粉。这些粉尘像一层隔离剂,在保温安装时,很难用粘结材料将微孔硅酸钙瓦块与瓦块粘结,瓦块与设备粘结。保温瓦块之间缝隙的存在,形成大量热桥,散失大量热能,使保温层整体保温性能下降。
由于上述原因,微孔硅酸钙的常用施工方法是,在设备(反应釜、储罐等)上需预先焊接支撑圈或钩钉,用铁线捆扎的方法来固定保温瓦块,保温瓦块初步固定后,保温层外再用铁丝网固定,之后,用石棉水泥抹面。抹面层对保温与结构的整体性有正面作用,但对消除热桥作用不大。因为,瓦块之间的缝隙依然存在,石棉水泥抹面层保温效果有限,石棉水泥抹面层是涂抹在铁丝网上的,而不会涂抹到保温瓦块间隙中。所以,微孔硅酸钙施工复杂,工序多,整体保 温效果也不理想。
市场上还有泡沫石棉板、复合硅酸盐泡沫保温板或毡,密度30-70kg/m3,属于密度较小的软质保温材料,其材料组织为明显的泡沫结构,泡沫直径为毫米级,强度很低,耐温也低,不能踩踏,不能代替微孔硅酸钙。
有鉴于背景技术所述,有必要提供一种硅酸盐微孔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,既能保持微孔硅酸钙材料的优势,又改进其缺点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,密度160-200kg/m3,有一定强度,也有一定的韧性,耐冷热气流冲击,能承受修东西的人的踩踏;保温板表面无粉尘,便于粘贴施工,便于抹缝和抹面处理;保温效果好,导热系数比微孔硅酸钙低。
一种硅酸盐微孔保温板,其由100份的硅酸盐保温浆料和13.5-15份的密度为60-80kg/m3,颗粒度30-50目的膨胀珍珠岩做填料,混合均匀后加温烘干获得,烘干后的硅酸盐微孔保温板,其材料组织为微孔结构,微孔直径是微米至纳米级,密度为160-200kg/m3,强度为180-220Kpa左右。
S1、制作硅酸盐保温浆料,所述浆料的密度控制在680-720kg/m3;
S2、取所述浆料,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轻质矿物填料,将所述浆料和所述填料混合均匀;
S3、将所述S2中获得的混合料注入模具中,连同模具放入烘窑中烘干:先小幅升温至55-65℃,保持该温度5-7小时,优选6小时,此为第一加热区段,;然后升温至80-90℃,保持该温度6-8小时,优选7小时,此为第二加热区段;最后升温至115-120℃,保持该温度5-7小时,优选6小时,此为第三加热区段,烘干后即为成品。
烘干的硅酸盐微孔保温板,材料组织为肉眼看不到的微孔结构,微孔直径是微米至纳米级,密度为160-200kg/m3,强度达到200Kpa左右。
根据硅酸盐微孔保温板的厚度不同,第三加热区段的时间需根据实际要 调整。
所述S2中,无机轻质矿物填料的掺加量不同,对最终产品的强度、韧性有不同影响:掺加量小,强度小,柔韧性好;掺加量大,强度大,韧性降低。考虑本发明产品的要求,并考虑填料的来源、价格、隔热效果等因素,选取密度为60-80kg/m3,颗粒度30-50目的膨胀珍珠岩做填料,所述浆料和所述填料的质量百分比为:100:13.5-15。
将上述各组分的物料在搅拌机中搅拌75-80分钟,物料搅拌均匀,发泡充分,再加入有机硅消泡剂0.25-0.35kg消泡。消泡的标准是:消泡后的浆体不允许有明显的毫米级以上气泡,但也不能过分消泡,需保持浆料是一种细小/细密的微孔组织状态,消泡后的浆料密度控制在680-720kg/m3为宜。
如果制作硅酸盐保温浆料时没有消泡,或消泡未达到要求,浆料密度比较低,生产出的保温板组织呈现泡沫结构,泡沫孔径比较大,显而易见;烘干后,保温板密度小,强度低,不符合本发明的设计的基本要求;如果过分消泡,保温板微孔率降低,密度增大,干密度会达到280kg/m3以上,保温效果也不好。所以,生产的全部过程中,必须控制各个工艺参数。
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,在烘烤的初始阶段,即第一加热区段,是保温材料的微孔结构定型阶段,低温烘烤,缓慢升温,有助于微孔定型;如果升温过快,水蒸汽分子会冲破材料的原本结构,产生蒸腾,形成大的气泡。所述第二加热 区段,是稳定定型阶段,也是逐步加快水汽蒸发阶段。所述第三加热区段,在保温材料结构已经基本定型后,为巩固定型阶段,加快水汽蒸发;根据保温材料的厚度不同,可相应延长或缩短第三加热区段的加热时间。
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,保持了微孔硅酸钙保温材料的几乎全部优点,改进了微孔硅酸钙保温材料的不足。尽管硅酸盐微孔保温板强度有所降低,但200Kpa的强度,能承受生产、修东西的人的踩踏。环保性提高,韧性提高,保温板表面不掉粉,容易实现抹缝、抹面处理,保温层的整体性好,保温效果大幅度的提升。具体来说,在油田的采油厂储油罐顶部,在化工厂反应釜顶部,通常会布置加料口或人孔,生产或检修人员需要经常到罐顶工作,在罐顶保温材料选择上,软质的岩棉、玻璃棉、复合硅酸盐保温板/毡等材料经受不住人的踩踏而变形破坏,微孔硅酸钙又容易被踩碎,在类似的工况下,硅酸盐微孔保温板是一种难以代替的理想选择。
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、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,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,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。应当理解,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,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。
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硅酸盐微孔保温板,其由100份的硅酸盐保温浆料和13.5-15份(优选13.5份)的密度为60-80kg/m3(优选60kg/m3),颗粒度为30–50的膨胀珍珠岩做填料,混合均匀后加温烘干获得,烘干后的硅酸盐微孔保温板,材料组织为肉眼看不到的微孔结构,微孔直径是微米至纳米级,密度为160-200kg/m3,强度达到200Kpa左右。
将上述各组分的物料在搅拌机中搅拌75-80分钟(优选75分钟),物料搅拌均匀,发泡充分,再加入有机硅消泡剂0.25-0.35份消泡。消泡的标准是:消泡后的浆体不允许有明显的毫米级以上气泡,但也不能过分消泡,需保持浆料是一种细小/细密的微孔组织状态,消泡后的浆料密度控制在680-720kg/m3为宜,以680kg/m3为较好的效果;
S2、取所述浆料100份,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轻质矿物填料,将所述浆料和所述填料混合均匀:无机轻质矿物填料的掺加量不同,对最终产品的强度、韧性有不同影响:掺加量小,强度小,柔韧性好;掺加量大,强度大,韧性降低;考虑本发明产品的要求,并考虑填料的来源、价格、隔热效果等因素,选 取密度为60-80kg/m3,优选60kg/m3,颗粒度30-50目的膨胀珍珠岩做填料,掺加数量控制在13.5-15份,优选13.5份;
S3、将所述S2中获得的混合料注入模具中,连同模具放入烘窑中烘干:先小幅升温至55-65℃,优选55℃,即第一加热区段,保持该温度6小时左右;然后升温至80-90,优选85℃,即第二加热区段,保持该温度7小时左右;最后升温至115-120℃,优选120℃,即为第三加热区段,保持该温度6小时左右,即为成品。根据硅酸盐微孔保温板的厚度不同,第三加热区段的时间需根据实际要调整;在烘烤的初始阶段,即第一加热区段不允许升温过快,否则,会破坏保温材料的微孔结构。
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,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.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-功能关系,电催化反应机制 2.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.纳米材料、生物功能多肽对酶-电极体系的影响4.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。
1.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.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;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
1. 晶面可控氧化铝、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、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.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.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
1. 加氢精制 2. 选择加氢 3. 加氢脱氧 4.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
一类二价铕激活的正硅酸盐闪烁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X射线探测的应用与流程
一类二价铕激活的正硅酸盐闪烁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在X射线探测的应用与流程
上一篇:石岐阳光农贸
下一篇:甜瓜游乐场172版本7723